物理降温法5种方法(物理降温法5种方法图解)
物理退烧的正确方法 物理降温5种方法介绍
温水擦浴
水温应调节在27-37摄氏度,过高或过低的水温均可能加重病情。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-5分钟。
擦浴时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扩张,促进热的发散。注意用力要均匀,轻轻按摩几下,以促进血管扩张。擦至腋窝、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,以助散热。
酒精擦拭
浓度为75%的酒精。连续擦拭腋窝、腹股沟,约20分钟。
准备好酒精,加温水等量,保持温度在27-37摄氏度左右,避免过冷引起肌肉收缩,致使热度回升。擦拭时,用毛巾从颈部开始,从上往下拍擦,腋窝、腹股沟处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,有利于降温。
冷敷法
体温上升期可热敷,体温稳定期、下降期或后期可使用冷毛巾。每3至5分钟更换一次,建议使用两条纯棉毛巾交替使用。
采用冷敷法时,要检查冰袋是否漏水,并定时更换袋中的冷水。
热水泡脚
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不适,同时帮助降温。泡脚水温略高于平时,约40摄氏度左右,以能适应为宜。
泡脚时抚搓脚丫,使血管扩张,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。
泡澡
水温约39-40℃左右,不必泡长时间,20分钟左右为宜。
若洗澡时间过长,可能导致虚脱,使病情加重。
物理退烧注意事项
补充液体很重要,尤其在发烧时。除了白开水,医生推荐以下几种饮料:
1、蔬果汁:富含维他命及矿物质,如甜菜汁及胡萝卜汁。番茄汁应选择低钠产品。
2、草茶:百里香、菩提花及洋甘菊混合茶。百里香有杀菌作用,洋甘菊减轻发炎,菩提花促进流汗。将1茶匙混合物放入1杯沸水,浸5分钟,过滤后趁温喝,一天数次。
3、菩提花茶:单独饮用也有退烧效果。将1大匙菩提花加入1杯沸水中,制备方法同上,趁热喝,一天数次。
4、柳树皮:含有丰富的水杨酸,被认为是天然的退烧药。
5、黑接骨木:传统退烧药,不适应阿司匹林者可饮用黑接骨木茶。
物理降温法5种方法图解
物理降温的方法:冰袋和冰囊降温法、酒精擦拭法、温水擦拭法、热水泡脚等。
用冰袋或冰囊对局部的皮肤进行冰敷,达到降温的效果。冷敷部位一般位于头顶、前额、颈部和腋下的体表大血管处,对患者冷敷的位置皮肤的变化进行随时观察,防止出现冻伤。
用酒精容易挥发的特点,刺激皮肤血管的扩张实现降温的目的。将患者要擦拭的部位暴露出来,用酒精蘸湿纱布拧到半干,对患者的四肢、腋下、手脚心等部位进行擦拭。擦浴时酒精的浓度不能过高,一般在30到50%就可以了,如果高浓度的酒精会对皮肤产生刺激。
温水的温度要低于患者皮肤的温度,一般在32一34°C之间,可以促进患者皮肤温度的下降。擦拭时间至少要10分钟以上,颈部、腋下和大腿根部这些皮肤皱褶比较多、血管比较丰富的部位是擦拭的重点部位,一般擦拭后的效果是比较好的。
注意事项:
1、对冷敏感的病人不宜使用任何物理方法降温,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颤,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。可选用温水擦浴等降温措施。
2、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,都应同时在足心路热水袋,可减轻脑组织充血,促进散热,增加舒适,尤其是冰敷头部更应重视,降低头部温度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,减少耗氧量,降低机体代谢率。一般认为,体温下降脑细胞代谢可降低6.5%,颅内压可降低5.5%。因此,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更为重要。
3、对有出血倾向皮疹、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,特别是白血病患者,酒精擦浴往往会导致出血症状加重。擦浴时禁擦后背、胸前区、腹部和足底等处,以免引起不良反应。